|
此文章由 megaje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gaje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与各位分享一下买房cooling-off的不愉快经历,各位买房者引以为戒,避免上当受骗。
1.草率鲁莽,签下了offer
我和LP上个月在Melbourne的Mount Waverly区看上一个townhouse(如下)
http://www.realestate.com.au/cgi ... s&tm=1222296227
3间卧房Free Standing, 后院有一小块地应属于city council但是围在了这个townhouse的fence内使得后院看上去很大。但不管怎么说看上去还是狠不错的房子。 虽然很早就拿到了Section32,但是没有特别仔细的研究里面的内容。经过几次三番与中介的压价,终于签了OFFER,并且VENDOR接受。 故事至此应该是不错的结局,但这才是噩梦的开始。
2.发现白蚁纪录
以往有看到不错打算出手的房子都会先让我们的solicitor帮助看一下Section32。但是经常碰到拍卖的房子又不知道我们是否能最终赢得竟拍,所以总是麻烦solicitor觉得很不好意思。 所以当初的考虑是有cooling-off period可以先签,在cooling-off里面让solicitor检查section32. Solicitor很快给我回复 - 2个问题:1,后院的有一块地属于city council (这个我们先前已经知道,个人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即便city council收回,后院的大小我们也不太在意) 2,有白蚁的纪录。这个确实让我吃惊不小。 Solicitor告诉我这个纪录是在body cooperate的会议报告中发现的。建议我考虑清楚。同时报告上称不但是这一个townhouse有白蚁的纪录,旁边那家也有。Solicitor的建议如果真的喜欢这个房子,一定要做pest inspection + building inspection,同时建议最后花点钱把邻居的pest inspection也做了,因为即便你能保证你的房子没有,但是邻居家有也很容易传播过来。得知这个消息的整个下午都无心工作,不断跟LP打电话讨论到底是否还继续要买。 同时也跟足迹御用Inspector: Werner通了电话,咨询他的意见。Werner很诚恳地告诉我,如果很喜欢这房子,做一下inspection在作决定。另外如果房子目前没问题的话,后面也要每年检查监控。我也问了和我关系不错的一个同事,他的意见是:If I were you, I won't buy it. There are so many oppotunities everywhere, you really needn't stick on this. Even it's not serious after inspection, just imagine, after you live in you find an ant at the corner someday, you gonna be crazy "Oh shit! That might be termite." Then you gonna call somebody to check it. It will always make you headache. 听他这么一说确实心里有些发毛。正好我同事的父亲在建筑行业,他当即打电话给他父亲咨询,他父亲的意见也是放弃,因为一般来说发现了白蚁的房子除了清除房屋及院子的白蚁,最好能把蚁穴也清除掉,不然很容易再次招来白蚁。这让我想起后院面对绿树成荫的reserve,body cooperate manager说很可能白以来源于那个reserve. 可是我和LP确实很喜欢那房子。To be or not to be ....
3. 下定决心,cooling-off
经过无数次痛苦的挣扎于抉择,最终决定放弃,立刻打印了一份在cooling-off period 取消合同的书面通知并签名。当天晚上赶到了中介处,本来和中介约的是付deposit的余款的。 到了她的办公室,发现她打扮得还有些隆重,毕竟以为要拿到佣金了吧。LP问我:“人家是不是连香槟都准备好了?”。 当中介听到我们打算cooling - off的时候,脸色立刻变了。而且不出我同事所料,他一定千方百计说服你白蚁不是问题。他说他的房子也有,还有什么the vendor is too honest, you know, if the vendor didn't write this down, you never know it. 当我把这话告诉我同事时,我同事说:Just f**k them off!! It's illegal if the vendor don't tell you that. That's bullshit! 无论中介说破大天,我们是雷打不动。中介看出我们的决心了,拿出计算器说要扣罚金800。预料之中,问他是否有discount什么的,搬出朋友的例子之类的,看来她是罚定我们了。也好像他人不放弃最后一丝让我们买下这房的希望。但我们不会为了省这800块钱而买下一个为之头疼的房子。问他要了当初付的2000快的定金的receipt和收到cancel contract in cooling off period的receipt. 他说等退款搞定会给我电话,从此开始了漫长的等待与催款。现在已经过去3个星期了,打电话问过,发邮件催过,回答总是正在联系会计,等待finance clear之类的借口,这Barry Plant不会就靠这种手段来生存了吧?继续跟他们联系,再不行就要投诉给consumer affair, 还是不行的话就要问律师了。好在所有的证据我们都有保留。
4 总结
最大的教训有两条:第一就是一定要仔细读section32!不能小看它,很多信息都是靠他来获得的,不懂得的一定要问,不要问中介,要问你的solicitor, inspector,朋友,同事。。。 第二,未和你的律师或者solicitor商量,一定不要轻易签字!中介对我们罚800就是那合同来压我们的。 另外题外话就是,Barry Plant好像很不厚道。当初这个房子压价的时候,我们给出我们的报价,他当时就很肯定地说NO, No way, too low. 结果一周后打电话给我说的时候自己就把价格降了10K, 又过一周,又降了5K. 靠到最后只比我们给的报价高了2k成交的。 事实证明, 我们cooling-off之后,他们又把标称价格降了10k。 可见Barry Plant报价的水分。 还有另外一处房子也是Barry Plant,我们也打算给offer, 那个中介听了我的offer后当即说impossible, too low, 非常自信和斩钉截铁。我们的回答也非常自信说:OK. Then we give up! 但之后才知道那个房子被卖掉了比我们当初给的报价还低了5k。 所以,Barry Plant的作风好象以“诈”为主。各位与Barry Plant 打交道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我们看房半年多了,看过的房子怎么也有150个了吧,大大小小的中介几乎都接触过,有些中介确实很负责,很中肯,唯独和Barry Plant打交道的时候无一例外需要格外小心,谨防上当受骗。
到此收笔吧,本不贴此贴的,毕竟那个房子我们很喜欢。但是Barry Plant的做法太阴险了。不希望足迹的各位同胞在上他们的当。
[ 本帖最后由 megajet 于 2008-10-2 13:18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