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章由 vivianc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ianc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viviancn 于 2014-5-23 17:46 编辑
(以前写的,希望对新妈妈有用)
按照医院和护士的建议(他们也是采纳世界卫生组织和澳洲母乳协会的建议),我们胜利完成前6个月全母乳的任务。要知道,上班后的日子要坚持全母乳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我以前从来没想过奶粉钱可以省掉的,我们买的那罐S26都还没开呢。我跟爸爸猪说,我帮你省了几百刀的奶粉钱啊。当然,喂母乳不是为了省奶粉钱,而是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接下来,只要臭宝宝不咬我,只要不受乳腺炎的困扰,我还是愿意能多喂就多喂的。以前从来没想到可以做到今天这样的。原来,母乳也可以养猪的。
能胜利完成任务,护士的指导关系很大。
臭宝宝出生第一天并没有立即练习吃母乳。我那时还受杜冷丁的影响昏昏沉沉的,护士用针筒帮我吸了初乳给他喝,其他都是用奶粉补上。当天晚上,我连去nursery看他都要坐着轮椅去,更别提喂奶了。
第二天,护士就跟我说,好觉年代终结,我每隔4小时要到nursery喂奶。这一喂就是1个小时,每顿还要加50ml左右的奶粉补上。为了促进母乳的分泌,每次喂完后我还用医院的吸奶器吸。我想这个作用很大。我们回家第二天,也就是臭宝宝后出生的第6天,奶量就上来了,突然涨得很,但几天后就平衡下来。以下是经验总结:
· 奶量还没上来之前要多吸,除了让BB吸,加上吸奶器吸。
· 妈妈大脑会自动调节奶量。如果宝宝够吃,千万不要加奶粉,不然大脑以为供应这么些就够了。如果不够吃,加些奶粉补充,但继续用吸奶器刺激。如果供求平衡了,就没必要用吸奶器了,否则大脑会误以为奶量不够,继续大量分泌。
· 宝宝在前6个月只需要母乳。不用加水,因为母乳里面就有水分,加了水会影响他喝奶的肚量。我们是长了牙齿后才让他喝点水漱口的,刷牙后把漱口水也喝掉。
· 喂奶间隔在2-4小时之间。间隔是从这次喂奶的时间到下次喂奶时间的间隔。
· 每次喂奶后记录开始喂奶的时间、有没有尿尿和臭臭,直到每天都变得很规律
· 吃奶要成顿,而不是吃零食。宝宝刚出来很容易吃着吃着就睡着了,要弄醒他继续吃!可以通过换尿片、揉耳朵、挠脚底、洗冷水脸、脱些衣服别让他那么舒服,在他额头上抹些水凉凉他吹吹气……
· 妈妈多喝水(护士建议每天至少喝3升水),不要吃太多甜的东西,比如果汁、巧克力
· 多喝汤:墨鱼猪脚汤、花生猪脚汤、红豆红枣糯米粥、红糖小米粥、黄豆猪脚汤、鱼汤。每天早上一大碗汤加荷包蛋,中午一碗鱼汤、晚上一碗汤是我每天少不了的。
· 刚开始喂奶时要注意姿势,要让宝宝含住整个乳晕吃奶,不然乳头很容易裂。如果裂了,可以用母乳涂一下。习惯后姿势就可以变得很随意了。
· 吃奶时间会变短,刚开始可能要1个小时,慢慢会变成半个小时、45分钟、20分钟、10分钟。时间没变短可能是奶水不够。
· 每24小时有4块以上的湿尿片说明宝宝有吃够。
· 拍嗝很重要。吃奶过程中容易吸入过多的空气,宝宝要么通过打嗝,要么通过放屁把肚子里的空气排出。吃到一半不想吃了,或吃完后,要把他竖起burp。
· 宝宝3个月后就会开始对周围的世界发生兴趣,所以吃奶也没那么专心了,但只要他有4块以上的湿尿片就没问题,但也要区分是不是出现breast refusal。
· 全母乳的宝宝每天可能拉n次臭臭,也可能每2-3周才拉一次
· 每次喂奶后记得检查有无硬块。如果有痛的硬块,每次让宝宝先吃痛 的一边。在喂奶前热敷,喂奶时向乳头方向按摩,痛也要忍着按,否则很快会发展成乳腺炎。如果因此发烧了要看医生,可能要吃抗生素。
· 宝宝对母乳的需求量跟奶粉不同。母乳的成分会根据宝宝的成长调节,这也是为什么建议冷冻母乳不要超过3个月。宝宝对母乳的需求在前几周会增加很快,但在1-6个月之间的需求量差不多是一样的。研究显示,全母乳的宝宝在1-6个月时每天平均需要750ml的母乳,在570-900ml的范围内。
· 宝宝是最好的吸奶器。没有一个吸奶器会强过宝宝。如果要用吸奶器吸,每次不要超过20分钟。先吸一边,流量变小后换另一边,两边轮流交替。
· 母乳里面有抗体,可以用来滴鼻子和眼睛。里面的抗体也是为什么母乳能冷藏3-5天的原因,没喝过的冲好的奶粉在冰箱里最多只能冷藏24小时。
[ 本帖最后由 viviancn 于 2009-9-21 15:56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