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面子产品大交流]之不成系统版 (2007-3-12) moth · 芝麻绿豆买房记--1月3日填坑完毕-不容易啊(图片已撤) (2007-9-5) 芝麻绿豆
· 为了忘却的纪念 (2005-9-22) yarra · 万圣节南瓜灯 (2006-10-18) poloand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bobova

[医药资讯] 国内医院开不出原研药了,家里老人怎么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2 22: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lie606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lie606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认识几个朋友都是自费在外面药店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2-27 15: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火锅的郭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火锅的郭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果然除了劫道的,就是買藥的
可憐的是老百姓

发表于 2025-2-27 18: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miths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miths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请勿上纲上线。

国际大药厂在制定药品价格时,与药品研发一样,依赖科学方法,并非简单地按照“成本 + 固定比例利润”来定价。按照我的理解,定价涉及多个因素的综合考量,最终目标仍然是 利润最大化。以下是几个例证,涵盖正反两方面的情况。

案例 1:罕见病药品的高成本与政府买单
多年前,我的一位同学告诉我,浦东药谷有一群专门替欧洲国家合成 小批量药品 的团队,专供罕见病患者的医保体系。这些药品在欧洲本地生产的成本可能过高,因此外包到中国合成。至于这些药品最终的定价,政府往往会承担高昂的采购成本,而患者个人支付的费用相对较低。

案例 2:跨国药品定价的巨大差异
相信你也看到了 《华尔街日报》 的相关报道:诺和诺德生产的 糖尿病药物(兼具减肥功效),在中国的美团平台上,一个月的用量售价 约108美元,欧洲售价 约200美元,而美国市场的价格竟高达 1200美元。这种价格差异不仅反映了各国医保体系的不同,也反映了药厂在不同市场的定价策略。

案例 3:华海药业的缬沙坦召回与药品供应平衡
2018年,华海药业生产的 缬沙坦原料药 因部分批次检测出可能的致癌物 N-亚硝基二甲胺(NDMA),被全球多个药品监管机构召回。然而,当时的药监部门采取的是 “先确保患者不断药,同时逐步更换安全药物” 的策略,而非 “一刀切全面停用”。
我完全不认为药监部门是在 “和稀泥”。如果所有受影响的药物 立即全面下架,市场上可能无法及时补充足够的替代品,导致 部分患者买不到药,影响治疗。这种决策的核心逻辑在于 权衡风险与供需之间的平衡。

药品 vs. 普通化学品的利润空间
从本质上讲,药品生产也是一种化学品生产(以我一个化工背景的人的角度来看),并没有那么神秘。市场上的普通化学品利润并不高,如果某些药品的利润异常高,那一定存在 市场营销、专利保护、监管等层面的“溢价”。如果剔除市场营销的成本,药品按照一般化学品定价其实并非不合理。

原研药 vs. 仿制药:质量与成本的权衡
以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我服用的高血压药 在CWS药房已经换过多个品牌,基本上就是换来换去,毕竟最终卖给我的价格也只是 几块钱。
至于 仿制药的质量问题,有些人可能担心生产商会 偷工减料,但我认为这并不现实。药品原料的生产通常需要 多步合成与精密分离,要降低成本,主要取决于 生产工艺的先进程度,而非偷工减料。很多情况下,仿制药和原研药的质量差异,并不是因为成分偷工减料,而是 工艺水平不及原研药。
例如,在案例 3 中,原研药厂赛诺菲 声明,其生产的 厄贝沙坦 采用独特的内部制造工艺,确保不会产生 NDMA 等亚硝胺杂质。这意味着,某些质量差异 不是仿制药商故意降低标准,而是因为工艺没有原研药先进。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