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生命中的贵人-------我的父亲母亲 (2011-7-16) 太有才了 · 买了个小聪明,爱不释手~ (2014-5-19) 小麦麦
· 冬令进补 – 川味酱肉 (2009-7-6) luming · 煮夫手记三十九 歌乐山辣子鸡(山寨版处女作 欢迎行家指正) (2011-12-7) amon54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astina

[评书论文] Die with Zero : 到死之前我们需要多少钱?一本关于人生态度的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3 02: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n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n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2-2 20:01
上面可能写得很长。总结就是:与其让孩子花费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去卷一年几万块的私校奖学金,不如家长多花点 ...

那家长的时间是不是也浪费在赚钱而不是体验上了呢?对为了孩子的体验牺牲家长的体验怎么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2-3 03: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凯瑟琳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凯瑟琳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ini 发表于 2025-2-3 02:04
那家长的时间是不是也浪费在赚钱而不是体验上了呢?对为了孩子的体验牺牲家长的体验怎么看 ...


首先我们假设前提是最大化家庭的整体利益,包含财富增长,以及每个家庭成员幸福与记忆的长期回报。

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时间,这些时间能换财富,也能购买体验、积累记忆,但它的价值随着人生阶段而变化。青春期,生命能量最旺盛,一小时的经历可能成为一生的财富;而年老时,时间的体验价值大幅缩水。同样的时间,年轻时赚钱能力有限,而随着经验增长,未来的时间能创造更大的财富。

因此,最优的时间投资方式,是让孩子在青春期用时间换体验和记忆,而家长则用时间换财富。家长哪怕业余跑 Uber 赚这几万块,比孩子拼奖学金所花的时间也要低得多。而孩子如果把时间用来探索世界、丰富人生阅历,其长期回报远胜于短期的金钱计算。

所以家长赚钱,孩子体验世界,是时间价值的最佳配置,也是家庭成长红利的最大化。

(以上跟教育无关,而是针对书中的”生命能量”概念,对时间使用的一些想法)

发表于 2025-2-3 03: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凯瑟琳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凯瑟琳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lueMountainAu 发表于 2025-2-2 20:57
感谢推荐,果断Amazon audible 购买,我喜欢听书,不喜欢看书

可以用 Libby 借有声书听,这本书不长,我刚花了五小时听完了。

发表于 2025-2-3 07:0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cf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cf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2-3 03:35
首先我们假设前提是最大化家庭的整体利益,包含财富增长,以及每个家庭成员幸福与记忆的长期回报。

每个 ...


Re  #32   文內  “ 第三段 ..... ”

唉!  唉!  唉!
~~~~~“ 一生兒女債  半世老婆奴 ”~~~~~

工餘 下班後 還要去做 Uber   只為 .....!?
那個家   就只有  你的那張床 .....!?

不是也有很多說  孩子s和家 需要你的陪伴 .....!?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2-3 08: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各位发言就知道人和人真不一样。无法说服对方。包括作者和传统华人群体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1 收起 理由
astina + 6 我很赞同
胡须康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2-3 08: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xuan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xuan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身体好这事,其实也不是自己努力就成的。有人烟酒不离,天天熬夜打牌,大鱼大肉,也活到99;有人天天养生,运动锻炼,积极向上,也就走到55.

记忆这事吧,其实,没有什么红利可吃。过去,都翻篇了。要多唠叨几句你当年如何,人家就会当你祥林嫂,也总不能,没事,自己个儿对着镜子唠叨给自己听吧,不知道,以为大神上身了。

有钱吧,也好,也不好。老了走不动了,有钱能雇人扶着走,推着走;但也保不济,雇的这位就看上你那点钱了。国内爷爷奶奶喊的勤快,让你往家里搬玉床,各种保健品堆满屋的,都是有钱招来的,没钱,看看谁喊你喊那么甜,天天上门看你去。

一辈子,走过就好。下辈子是再来,还是上了高维度不再轮回,谁也说不上的事。也不用事事都想着,提着孩子,因为他们其实和我们,是完全不搭嘎的人,各自活法。

有一天,算一天;没死,就努力喘气;喘不了了,就撒手闭眼,不纠结。认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2-3 08:2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玄武真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玄武真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的记忆红利是我艰难的人生。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凯瑟琳琳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2-3 08: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cf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cf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chcfy 于 2025-2-3 08:54 编辑
缓缓 发表于 2025-2-3 08:00
看各位发言就知道人和人真不一样。无法说服对方。包括作者和传统华人群体 ...



Re  #35   

很多時   在論壇上發言  是為辯而辯  並非該個人的本性或真正處事 .....
就好比 debate   你抽中的 是正方或是反方 .....


发表于 2025-2-3 08: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aycoo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aycoo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stina 发表于 2025-2-2 22:38
咱们能不能把教育的问题、鸡娃的问题、公校私校的问题,留到教育版讨论?

偶尔也以本人 - 而非谁的家长-  ...

很赞同…我本来觉得深受启发,除了孩子自己应该也有生活

发表于 2025-2-3 09:0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zkids20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zkids20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本书回头给我儿子女儿推荐一下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2-3 09: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cfy 发表于 2025-2-3 08:53
Re  #35   

很多時   在論壇上發言  是為辯而辯  並非該個人的本性或真正處事 .....

可不是嘛。而且还不是专业辩论场。就是带给自己一些情绪价值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2-3 09: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n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n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凯瑟琳琳 发表于 2025-2-3 03:35
首先我们假设前提是最大化家庭的整体利益,包含财富增长,以及每个家庭成员幸福与记忆的长期回报。

每个 ...

孩子青春期大部分家长也就40几,为孩子的青春记忆下班开uber牺牲自己的记忆红利怎么都和这本书的宗旨相悖啊。这里说的是谈自身,而非谁的家长,撇开谁的家长这个身份,下了班开Uber多挣了几万块真的值吗?

发表于 2025-2-3 09: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p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p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很有道理
很多都很认同

发表于 2025-2-3 09: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ujiq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ujiq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算是作者摆事实讲道理的劝大家要及时行乐的一本书吗我觉得很多地方讲得很有道理,我年轻时候看到这本书可能会觉得太酷了,人生就要这样活一场。现在读完了我只觉得“臣妾做不到啊”!算了,这辈子认啦…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2-3 09: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胡须康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胡须康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stina 发表于 2025-2-2 20:44
就是从根子上不认可 对吗?

可能更在乎的是社会认同(对不起不想代表任何人只是根据我的观察),
在乎于别人怎么看自己在乎于普世意义上的成功,
和物质财富地位身家相比,经历体验这些太虚无缥缈无法量化就无法被拿来比较和衡量


最幸福的两个字:吃过
最不幸的两个字:瘦过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2-3 10: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olinlearn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olinlearn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人和人真不同,要是年轻一些的时候能接触到这样的思想,我想我会更勇敢一些,更少犹豫一些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tumbleweed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25-2-3 10: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ini 发表于 2025-2-3 09:27
孩子青春期大部分家长也就40几,为孩子的青春记忆下班开uber牺牲自己的记忆红利怎么都和这本书的宗旨相悖 ...

这本书也讲了为了多挣几块钱,去加班去出差,而不是参加孩子的音乐会、运动会、和孩子共度高质量时光的坏处。

等孩子过了需要陪伴的阶段,那个“青少年的父母”也就死了,回不去了,但是这段时光里留下的可回味一生的回忆乏善可陈,更别说吃记忆红利了。
于无声处听惊雷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2-3 10: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胡须康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胡须康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olinlearner 发表于 2025-2-3 09:26
人和人真不同,要是年轻一些的时候能接触到这样的思想,我想我会更勇敢一些,更少犹豫一些 ...

和性格也有关系
有些人永远胆小,比如我
最幸福的两个字:吃过
最不幸的两个字:瘦过

发表于 2025-2-3 10:3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凯瑟琳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凯瑟琳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凯瑟琳琳 于 2025-2-3 10:37 编辑
Mini 发表于 2025-2-3 09:27
孩子青春期大部分家长也就40几,为孩子的青春记忆下班开uber牺牲自己的记忆红利怎么都和这本书的宗旨相悖 ...


我观点的前提是”首先我们假设前提是最大化家庭的整体利益,包含财富增长,以及每个家庭成员幸福与记忆的长期回报。”

家长 1000 小时开 Uber 赚 20K,孩子 3000 小时努力学习赚 20K。但家长 1000 小时收获的快乐、体验和记忆红利,远远比不上孩子 3000 小时积累的经历和成长。

Uber 只是个极端例子,它是单位小时收益最低的工作之一。实际上,大多数家长根本不需要额外工作 1000 小时,就能赚到孩子私校的学费。这样孩子不用把青春全扎在书堆里,也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和家长一起创造高质量的陪伴时光,难道不是更有意义的选择吗?

当然如果不从‘家庭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看,而只考虑家长个人的收益,那你的观点确实没错。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25-2-3 10: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胡须康 发表于 2025-2-3 09:58
可能更在乎的是社会认同(对不起不想代表任何人只是根据我的观察),
在乎于别人怎么看自己在乎于普世意 ...

简单地说,为“他人眼里的我”活,轻视无法货币化数字化的精神需求?
于无声处听惊雷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25-2-3 10: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胡须康 发表于 2025-2-3 10:31
和性格也有关系
有些人永远胆小,比如我

崇尚中庸之道的文化也不鼓励冒险

书中也讲了,冒险,试错这种事,也是越年轻越好。因为纠错的时间长 机会大 而且年轻的时候没有很多人需要依靠你,哪怕你去好莱坞尝试星途,结果最多不过是不行,也收获有意思的体验,体会人生。那些一觉醒来上有老下有小背着三座投资房的房贷,开着uber 和人拼比私校藤校,和中介斗智斗勇的人,大概就没有什么资格去冒险,去追随梦想了(举个例子)
于无声处听惊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2-3 10: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胡须康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胡须康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stina 发表于 2025-2-3 09:32
简单地说,为“他人眼里的我”活,轻视无法货币化数字化的精神需求?

也许根本就没有精神需求呢,精神需求就是别人点赞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astina + 1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最幸福的两个字:吃过
最不幸的两个字:瘦过

发表于 2025-2-3 10: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zure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zure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stina 发表于 2025-2-2 21:44
就是从根子上不认可 对吗?

我不同意~ 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认可与否是一个人的三观体现 哪有这么容易去认同 去改变的?
更何况每个人的处境和性格也不同

我有朋友人到中年可以放弃澳洲多年的积累和PR 归零后回到国内去另一个城市从事全新的工作 即便和初入社会的新人一样的起跑线 住着合租房也过得有滋有味 我自问自己是绝对做不到的 如此没有安全感的生活 我恐怕每天连睡觉都会是个问题

再看看自己 同样的旅游目的地 刚来澳洲的时候和小伙伴的穷游和现在的随心而动 我会更倾向于现在的选择 细想一下过去的红利其实并不是去了哪里 而是在那个年龄段的认知和小伙伴的互动和羁绊

当你在密闭环境中呆过一个礼拜后 微风拂面都是让人心动的感觉
同样的事情于欲望不同的人眼里也是天壤之别的感受
与其去认同别人的三观 我更愿意每天花几分钟和自己对话 活在当下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25-2-3 11: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zurej 发表于 2025-2-3 10:46
我不同意~  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认可与否是一个人的三观体现 哪有这么容易去认同 去改变的?
更何况 ...

旅游只是一个例子,并不是每个人喜欢旅游的。就比如对不喜欢的人来说,割草剪枝都是痛苦,对喜欢的人来说花时间精力,打造美丽的花园,是一种愉悦,那么前者就要把工作外包,获得自由时间,去做喜欢的事情;而后者的劳作,就会变成美好的体验和回忆。

在你的例子里,花时间和小伙伴在一起,产生的互动和羁绊,就是获得了体验。你不喜欢穷游,那就是年轻时候的试错,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去旅游,那么就比从来不尝试,从而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的人,丰富了体验。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icicle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于无声处听惊雷

发表于 2025-2-3 11: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zure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zure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stina 发表于 2025-2-3 11:02
旅游只是一个例子,并不是每个人喜欢旅游的。就比如对不喜欢的人来说,割草剪枝都是痛苦,对喜欢的人来说 ...

对的!可能就是表达不一样
第一段的回复我的解读就是活在当下 用自己感觉最舒服的方式去生活
第二段适用于自己没法做出判断的时候吧

发表于 2025-2-3 11: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wgi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wgi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uxuanlin 发表于 2025-2-3 08:22
身体好这事,其实也不是自己努力就成的。有人烟酒不离,天天熬夜打牌,大鱼大肉,也活到99;有人天天养生, ...

up x 3!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2-3 12: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iv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iv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本书各种理论的前提是你一辈子各个阶段都有闲钱够做自己希望的事,或者借了贷款也有能力还。租房过日子每周工资花光,我晚上睡不好觉的。很想游轮度假休息365天啥都不操心,每天看看书刷刷视频逛逛论坛,跟孩子戏水打球玩闹。
问题在于我希望有自己满意的房子,各种减轻家务的设计和电器都需要投入资金,买新车也不喜欢有贷款债务。在没有达到财富自由之前,我做不到随心所欲啊。
年少时经济也紧张,但是那些日子跟朋友们运动,逛街,穷游,打工,等等等等,并不需要很费钱也很享受时光。
现在唯一做到的就是减少上班时间,花时间花钱盖新房子是我的兴趣之一,也有更多时间陪孩子。
不过我爸妈那个年代的人,更注重储蓄,因为他们更没有安全感。我觉得社会要稳定发展100年以上,两三代人情绪的稳定积累才能有不一样的金钱观价值观。如果医疗没有保障,老人家肯定会存一笔养老。也会考虑儿孙未来买房的压力,准备首付的资助。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5-2-3 12: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书很好,楼主总结得也清简到位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5-2-3 13: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现让自己真正感到愉悦的事,也是要花时间要试错后才明白的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25-2-3 13: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缓缓 发表于 2025-2-3 13:45
发现让自己真正感到愉悦的事,也是要花时间要试错后才明白的

是这样啊,如果年轻时候不多尝试,怎么知道喜欢还是不喜欢什么呢?就好比有人说退休后要环游世界,但是如果年轻时候不怎么出门,怎么知道自己老了就一定喜欢旅游呢?
于无声处听惊雷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